什么是“新基建”?近日,國家發改委在新聞發布會上首次明確了“新基建”范圍:信息基礎設施、融合基礎設施和創新基礎設施。
“新基建”涉及的范圍,與賽為智能的業務高度重合 。
賽為智能董事長周勇在接受采訪時表示:在“新基建”領域中,人工智能、數據中心、軌道交通,以及以智慧交通為典型代表的智慧城市融合基礎設施,均與賽為智能開展的主營業務密切相關。在”新基建”拉動市場需求的過程中,賽為智能將迎來代際飛躍的發展契機。
實際上,賽為智能的發展邏輯與發改委定下“新基建”三大范圍的思路,有著異曲同工之妙。
“新基建”三大范圍之間的關系并非相互獨立,而是相互依存?!皠撔禄A設施”為“信息基礎設施”的建設提供支撐,發展“信息基礎設施”的目的在于促進“融合基礎設施”的建設。
賽為智能設有五大研究院:人工智能研究院、大數據研究院、智慧城市研究院、軌道交通研究院和無人機研究院。它們相當于是賽為智能內部的“創新基礎設施”,為賽為智能發展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提供支撐。
在“信息基礎設施”方面,賽為智能以人工智能技術為發展核心,同時深度布局5G通信等技術。
賽為智能的人工智能布局可以分為“硬件”和“軟件”兩大部分。
在硬件方面,賽為智能已打造出工業級無人機、機器人等科技含量高、創新特色強、適用性廣的智能產品。其針對市場推出的“賽為智能火眼巡檢機器人”和“賽鷹”大載荷無人直升機、系留旋翼無人機等拳頭產品,已經國內外多個市場落地,形成了規?;瘧?。
在軟件方面,賽為智能打造了多個大數據挖掘和分析平臺,并與騰訊云共同建設“騰訊賽為大數據實驗室”、“騰訊云大數據學院”,致力于用大數據技術解決智慧城市、軌道交通等領域的問題,為客戶提供基于大數據核心技術的綜合解決方案。
此外,賽為智能還在人工智能產品中,展開針對5G技術相關研究工作。一方面,在5G技術的深度賦能下,推動自動避障、自主飛行、集群作業技術的關鍵性突破;另一方面,嘗試通過5G技術發展新業務。比如,子公司合肥賽為智能已經建立移動5G試點,正在嘗試使用5G通信支撐物聯網工業機器人組網。
賽為智能設立研究院、發展新技術,最終目的在于為智慧城市建設“添磚加瓦”。換言之,是為了建設“融合基礎設施”。
賽為智能一直是“融合基礎設施”的建設者。
賽為智能成立于1997年,2010年在深交所上市。上市初期,賽為智能定位“智能化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”,主要為軌道交通、鐵路、建筑行業提供智能化系統解決方案。
2020年,是賽為智能上市十周年,公司發展的動能也隨時代的發展發生變化,從“智能化”轉變為“人工智能”。賽為智能服務的領域,也從交通、建筑等行業,擴大到整個“智慧城市”領域,其身份也從單一的解決方案提供商,轉型成為“人工智能軟硬件產品及解決方案提供商”。
變的是技術研發重點、企業的定位,但不變的是:賽為智能一直致力于用技術改造傳統行業。
先從城市軌道交通說起。
城市軌道交通是賽為智能傳統優勢業務領域。賽為智能自主研發的綜合監控系統、乘客信息系統(PIS)等產品均實現核心部件全自主化,2018年,賽為智能還率先在業內開展城市軌道交通全自動駕駛系統建設。其中標的蘇州地鐵5號線項目,按照軌道交通自動駕駛的最高級別GoA4級建設,可實現無人值守下的列車自動運行。
在數據中心方面,截至2019年底,賽為智能累計簽訂數據中心合同金額超過100億元,主要領域涉及數據中心基礎設施建設、數據中心云平臺管理、以及數據分析和運營。同時,賽為智能也將人工智能領域的機器人產品,應用到數據中心的運營管理當中,對行業進行數字化改造,推動行業智能化無人值守的帶來。
在智慧城市綜合建設方面,賽為智能不僅在國內打造出了標桿項目——“智慧吉首”,還將技術和建設模式輸出到了“一帶一路”沿線國家。
“智慧吉首”已經實施建設智慧交通項目,包括智慧路邊停車、交通誘導系統、智慧公交系統、路況監控系統、電子警察系統、信號控制系統和雷達卡口測速系統等。
依托“智慧吉首”自主研發的智慧城市運營管理平臺、大數據分析平臺、智慧交通、智慧路邊停車、智慧旅游、智慧社區、智慧園區等多個成熟的智慧城市平臺軟件,賽為智能得以進一步幫助技術與當地實體經濟融合,推動政府決策科學化、社會治理精準化、公共服務高效化。
2019年,賽為智能與吉爾吉斯斯坦信息技術和通信局簽署合同,雙方共同建設吉爾吉斯斯坦智慧城市項目。該項目是吉爾吉斯斯坦數字化發展計劃的重要載體,賽為智能為該國政府提供綜合交通信息、視頻監控和交通違規行為信息服務,為吉爾吉斯斯坦國家數字經濟發展提供有力支撐。
“新基建”概念出現后,“新基建”牽涉的范圍備受市場關注。與此同時,各地“新基建”建設也在如火如荼地開展。
根據招商證券的估算結果,預計2020年“新基建”各領域累計投資規模約10870億元,2025年達14333億元。2020年至2025年新增投資合計86043億元[1]。
有政策扶持、資金驅動,對于以賽為智能為代表的人工智能企業而言,“新基建”可謂一陣“東風”,是一個可以抓住的“風口”。
不可否認,“新基建”的確是難得的機會,但它并不是“風口”?!帮L口”轉瞬即逝,而“新基建”是一項長期的工作,不可一蹴而就。
以智慧城市為例,賽為智能2016年中標“智慧吉首”項目,截至2018年,該項目完工比例為 59.94%。即使完成項目,后續還涉及智慧城市的運營和運維等工作。
再以數據中心建設為例,據了解,傳統數據中心建設周期為400天左右,建設完成后,同樣需要運維管理。運維管理的無人化同樣能產生巨大的市場。
可見,“新基建”涉及的建設內容,都有周期長、服務重的特性。企業想要抓住“新基建”帶來的機遇,不能只靠蹭“風口”,還需要有扎實的技術和服務本領。唯有技術實力與服務經驗并存,才能真正讓客戶滿意,從而獲得更大的市場空間。
今年第一季度,由于疫情爆發,賽為智能的業務開展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。但賽為智能還是拿下了數據中心等項目的7.8億元新合同。這就是賽為智能廣泛獲得市場認可的證明。
賽為智能董事長周勇表示,“新基建”是賽為智能渡過疫情難關、謀劃下一個黃金發展十年的重要法寶。對于國家而言,”新基建”的起點植根于市場需要,支撐點在政府的頂層設計和民間企業,最終的落腳點在服務民生,目的在于引領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。
未來,隨著“新基建”提檔加速,新基建的范圍也可能繼續擴大,給更多產業和企業帶來機會。但可以肯定的是,只有那些有扎實“基本功”的企業,才能真正享受到“新基建”帶來的紅利。
地址:深圳市龍崗區南灣街道下李朗社區聯李東路8號賽為大樓A101至15樓
電話:0755-86169696
傳真:0755-86169393
Email:sz-sunwin@sz-sunwin.com